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國際碳抵換制度分析:以日本J-Credit為例

日本碳抵換額度制度- J-Credit

日本的J-Credit系統是一種碳抵換額度制度,旨在促進節能設備的導入和森林經營,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增加其吸收量。這一制度結合了先前的國內碳減量額度制度和碳補償額度制度,為中小企業、農業者、森林所有者及地方自治體提供了減碳和吸碳的機會。


J-Credit系統運作

參與者:
中小企業、農業者、森林管理者和地方政府可透過導入節能設備、再生能源發電和森林管理等方式來產生碳抵換額度。

碳抵換額度的購買:
大企業和地方政府可以購買這些碳抵換額度,以達成其減排目標,如RE100和日本的溫暖化對策要求。

申請流程:
參與者需向碳抵換額度制度事務局提交減排計畫,經過審查後開始監測,最終撰寫監測報告以獲得碳抵換額度。

交易市場:
隨著東京證交所的開設,J-Credit的交易變得更加透明和便利,參與者可以更容易地進行碳權的買賣。

東京證交所的角色:
2024年4月,東京證交所開始營運碳交易市場,這使得碳權的交易變得更加便利和透明。市場的開設旨在提高碳定價的透明度,並促進碳權的買賣,但目前這一市場仍然主要集中在國內交易。


J-Credit對政府和企業的助益

政策支持:
政府通過頒發碳權證書來鼓勵企業和地方政府採用再生能源和節能設備,這不僅有助於減少排放,還支持實現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

促進合作:
大企業可以支持中小企業的減排努力,形成一種協同效應,從而提高整體的減碳能力。

數位化和技術創新:
未來,J-Credit系統將可能整合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以提高監測和審查的效率,進一步促進減碳行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日本碳抵換額度制度- J-Credit

圖、日本碳抵換額度制度- J-Credit
(本研究團隊重製)


從J-Credit推動成果看台灣減碳作法

日本J-Credit截至2023年6月J-Credit制度登記1,010項計畫,共認證895噸二氧化碳,減碳量前三大計畫為:

  1. 引進太陽能發電(54%)

  2. 石化燃料轉用生質燃料(15%)

  3. 引進汽電共生設備(10%)

日本J-Credit減碳成果多來自太陽能發電,有助於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而目前台灣抵換專案之減碳成果多來自天然氣發電,天然氣相對燃煤可有效減低碳排放,但天然氣為淨零轉型過渡期,若需達成淨零碳排,須加速推進再生能源。

參考資料

關鍵字

# J-Credit # 溫室氣體減量 # 碳交易 # 碳權 # 碳抵換

附件

回到最頂端